潘超安 官方网站

http://panchaoan.zxart.cn/

潘超安

潘超安

粉丝:6291

作品总数:0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1997年跟随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钟汝荣先生学习陶艺。2002年毕业于广州大学工艺美术专业。毕业后成立工作室从事陶艺设计、创作研究工作。现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,佛山禅城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。风格作品运用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留言板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

国 画: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

拍卖新高: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对石湾陶塑有感

文 / 潘超安

 

摘要:

 

本文主要阐述了石湾陶塑的历史起源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,通过举例论证石湾陶塑销售覆盖的地域广泛。分析石湾陶塑从日用陶瓷转变到艺术类陶瓷的过程,举例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者与题材,提出“传神”为石湾陶塑的精髓所在。结合本人入行的经历与所见所闻,举例原创作品《报得三春晖》的创作经历,指出石湾陶塑的“传神”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感知认识,认为作为新一代石湾陶塑作者应有把石湾陶塑传承下去的意识。

 

关键词:石湾陶塑历史工艺传神艺术创作

 

石湾地区陶器制作的历史,源远流长。他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,因其地产陶泥,是我国最早的制陶地区之一。宋代以后,佛山成为南北航运转运站。明时更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。随着海外贸易发达,大量输出陶瓷器。而临近的石湾,也因为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陶泥资源,开始大量的增产。《广东新语》记载:“石湾之陶通二广,旁及海外之国。”可见当时石湾陶业的兴旺,陶艺人士更创立陶业行会,每行业只制造一类陶器,如:茶煲行、花盆行、古玩行、白釉行等,产业逐渐专业化,高度分工。但是以日用陶为主,专擅长模仿传统器物,鲜有自身特点,这也使得“石湾窑”的陶艺制品一直处于地方窑的地位,难入帝王家,苦邀富豪顾的局面。

 

在竞争外销的情形之下,陶工刻意改良,力求美观,催生了艺术陶瓷。除了粗糙的缸瓦日用陶外,通常所谓的“石湾窑”大都是指明代以来的石湾艺术陶器。因为“石湾窑”一向不是官督或官办,而是农作式的民窑。陶器的制作要跟着市场的需要走,所以早期石湾艺术陶擅长吸收传统器物,而且吸收力高,无可否认是其特点之一。凡对石湾窑有认识的人都知道石湾工匠模仿其它工艺品造型如:根雕、竹雕等,其它窑口的器型与多种釉色,像“三彩”、“黑变”、“仿均”、“仿哥”等。

 

石湾窑最突出的成就应该是艺术陶瓷。陶塑艺人们用石湾特有的陶土塑成多种不同的历史、宗教、民间的人物,像佛山著名的祖庙和广州陈家祠,屋顶上的瓦脊公仔当属代表之作,很多题材来自他们所喜爱的戏剧。正如粤剧艺人将所要扮演角色的神韵,注入他们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当中,石湾陶塑艺人也以同样手法表现他们的陶塑作品。自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请石湾黄炳制作陶塑,黄炳因而成名。而石湾陶塑渐渐为世人所熟悉。那时候石湾出现了一大批出色的制陶艺人,代表人物如:陈渭岩、陈祖、潘玉书、潘铁逵、梁百川、梁醉石、刘佐朝等。欣赏石湾陶塑艺术的人逐渐多了,人们更是追搜黄炳以前的名家,于是上溯明代,下到清代,祖唐居、可松、来禽轩、文如璧等制品,能有幸淘到的,珍同拱璧。

 

到了近年,有人提出石湾工匠模仿其它窑口器型与釉色的仿制,并非是石湾陶塑最重要的特色,只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其实石湾陶塑的最重要特点是作品的神韵与精神,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传神”,注入作者对作品的感受,并非是形体上的准确性。事实上,某些人体的特征会故意被夸张或缩减,表达其性格。这些作品的形象逗人喜欢,同时不要忘记它们是根据家传户晓的故事,和体会到大众熟知人物来塑造的。这样的故事内容对欣赏这种艺术是很重要的,可深入了解这件艺术作品,这和知道希腊和罗马神话有助于欣赏西方古典雕塑的道理是一致的。所以技艺上的“仿造”只是技法的变换,是与历代书画不断变法,是一致的石湾技工们把当地的风俗习惯融汇作品中,形成了自己有独特的生活气息的艺术作品。

 

我出生于石湾,是一名地道的石湾人,爷爷与外公均是搭制与烧制南风古灶的古龙窑。在现在的南风古灶与附件的小石巷里,我渡过了美好的孩童时期,那时的南风古灶还在使用,主要用于烧制大型花盆与各种生活用具,就是俗称的“花盆行”。从那时候开始,培养了对石湾人文的深厚感情。那时候的石湾艺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半农半工、半城半乡的环境里,上山下乡搞大生产,接触大自然。绝大多数的石湾公仔艺术家,本身就是农民。所以他们十分了解人们的向往和喜闻乐见什么,艺术的创造本来就是源于生活,又高于生活的。

 

那个年代所创作的石湾公仔作品,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,众多的渔、樵、耕、读的人物形象,生动传神,千变万化。就是因为艺术家们非常熟悉这种生活,他们经常把自己生活的情景和喜爱的事物融入到陶塑作品当中。所以这些作品有血有肉,有感人的魅力。

 

以往石湾艺人们塑造大量反映劳动人们向往美好生活、文化的人物题材。如:李白、苏东坡、竹林七贤、鲁班等,塑造了反映劳动人们热爱大自然成果的猪、牛、羊、鸡、鸭、鹅、等,更塑造了大量的向往正义的豪侠人物,如:李逵、李靖、五虎将等。题材广泛,逼真传神。

 

幸运的是97年我有幸认识了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钟汝荣先生,并拜其门下。与师傅一样,在石湾,经历了石湾公仔的变迁,酸、甜、苦、辣,过程百味俱全。正是有着这样的成长经历,与对石湾公仔深厚感情。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奔向了当时比较吃香的设计类工作,而是回到石湾从事自己喜爱的陶塑创作,这一扎头进去就是17个年头。

 

刚入行时,收藏石湾公仔的风气还不盛,也不流行什么中国风的。当时国内追求的是学院性的、现代设计感,潮流感强的现代陶艺。造型奇特、简练、几何形体,色彩也要求明快鲜艳,这些与石湾陶塑的含蓄美反差比较大。石湾陶塑因为当时不是主流,所以从业者多以老一辈为主,鲜有年轻人加入。而对石湾公仔藏家的圈子来说,也是一样缺少年轻人的身影。当然,其他的传统工艺也是一样,当时面临是无人传承的年代,也缺少市场对传承的支持。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种考验。也因为这样,使我个性当中的倔强性格给激发了出来,萌生了创作传承石湾传统特色的欲望,通过像我这样的年轻人,向作品注入新一代的审美情趣,通过新一代对社会现象有感而发的感受,使现代的年轻人在作品当中能得到共鸣,能再一次激发新生代对石湾公仔收藏的激情和关注。

 

2013年我创作了一件《报得三春晖》的作品,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。作品诗意取自于孟郊的一首《游子吟》: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”作品围绕了近年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:“年轻人工作忙,少回家看年迈父母,以至父母病老,无人照顾”为线索。作品表现手法以线条为主,三人的情感以泪为主线,维系感情。作品所塑造的线条、人体比例有所夸张,是为了场景需要增加联系,用了速塑形式表现心中痛快。

 

“见面怜清瘦,呼儿问辛苦。低徊愧人子,不敢叹风尘”。作品捕捉的是游子思亲心切,赶着回家,探望年迈的父母,正好碰到站在村头盼望儿子归家的父母,亲人突然相见,儿子急忙跪下,奉上清水一杯,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,以解儿子思亲之念。母亲贸然见到日思夜念宦游在外的儿子,又惊又喜,掩脸而泣,连拐杖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。连一向感情不外露的父亲,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,躲在母亲身后偷偷拭泪。通过一组既温馨又感人的构图,把中国人传统美德、家庭观念和浓厚亲情表现的淋漓尽致,感人至深。

 

“昨日探望父母,眼看两老两鬓斑白,每有不舍之食相留,平日内心多有记挂,自是寝食难安,每每想到此处,总是热泪盈眶,怪自身无多照看。孩儿乃母亲掌中宝,心头肉,孩儿拜访定是第一时间迎上,此情切切。儿心知父亲对儿亦是疼爱万分,虽有牵挂,但默不示人!儿虽读圣贤之书,半点未能回报”。这是创作这件作品时的心情。水有源,长流不息。树有根,叶茂果累。只有真实的生活,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。

 

“为什么要从事石湾陶塑创作工作?”这问句对我来说无疑是多余的,在石湾这片孕育着无数陶塑艺人梦想的地方,由他们筑建起的千百年传承的道路上,我看到了趣味,我感受到情感,我得到了力量,它体现了我的存在与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