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超安 官方网站

http://panchaoan.zxart.cn/

潘超安

潘超安

粉丝:6290

作品总数:0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1997年跟随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钟汝荣先生学习陶艺。2002年毕业于广州大学工艺美术专业。毕业后成立工作室从事陶艺设计、创作研究工作。现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,佛山禅城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。风格作品运用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留言板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

国 画: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

拍卖新高: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传神——石湾陶塑精髓之所在

文 / 潘超安

 

摘要

 

本文主要阐述了石湾陶塑的历史起源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,以及销售覆盖的地域广泛。分析石湾陶塑从日用陶瓷转变到艺术类陶瓷的过程,举例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者与题材,提出“传神”为石湾陶塑的精髓所在。石湾陶塑的传神来源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提炼,列举上世纪著名陶塑作者的生活与其创作作品的影响。结合笔者原创作品《报得三春晖》的创作经历,指出石湾陶塑的“传神”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感知认识。

 

关键词:石湾陶塑历史传神精髓

 

一.石湾窑的历史背景

 

石湾地区陶器制作的历史,源远流长。他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,因其地产陶泥,是我国最早的制陶地区之一。宋代以后,佛山成为南北航运转运站。明时更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。随着海外贸易发达,大量输出陶瓷器。而临近的石湾,也因为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陶泥资源,开始大量的增产。《广东新语》记载:“石湾之陶通二广,旁及海外之国。”可见当时石湾陶业的兴旺,陶艺人士更创立陶业行会,每行业只制造一类陶器,如:茶煲行、花盆行、古玩行、白釉行等,产业逐渐专业化,高度分工。但是以日用陶为主,专擅长模仿传统器物,鲜有自身特点,这也使得“石湾窑”的陶艺制品一直处于地方窑的地位,难入帝王家,苦邀富豪顾的局面。


在竞争外销的情形之下,陶工刻意改良,力求美观,催生了艺术陶瓷。除了粗糙的缸瓦日用陶外,通常所谓的“石湾窑”大都是指明代以来的石湾艺术陶器。因为“石湾窑”一向不是官督或官办,而是农作式的民窑。陶器的制作要跟着市场的需要走,所以早期石湾艺术陶擅长吸收传统器物,而且吸收力高,无可否认是其特点之一。凡对石湾窑有认识的人都知道石湾工匠模仿其它工艺品造型如:根雕、竹雕等,其它窑口的器型与多种釉色,像“三彩”、“黑变”、“仿均”、“仿哥”等。

 

二.石湾窑艺术陶瓷的代表作品与代表人物

 

石湾窑最突出的成就应该是艺术陶瓷。陶塑艺人们用石湾特有的陶土塑成多种不同的历史、宗教、民间的人物,像佛山著名的祖庙和广州陈家祠,屋顶上的瓦脊公仔当属代表之作,很多题材来自他们所喜爱的戏剧。正如粤剧艺人将所要扮演角色的神韵,注入他们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当中,石湾陶塑艺人也以同样手法表现他们的陶塑作品。自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请石湾黄炳制作陶塑,黄炳因而成名。而石湾陶塑渐渐为世人所熟悉。那时候石湾出现了一大批出色的制陶艺人,代表人物如:陈渭岩、陈祖、潘玉书、潘铁逵、梁百川、梁醉石、刘佐朝等。欣赏石湾陶塑艺术的人逐渐多了,人们更是追搜黄炳以前的名家,于是上溯明代,下到清代,祖唐居、可松、来禽轩、文如璧等制品,能有幸淘到的,珍同拱璧。

 

三.传神——石湾陶塑的精髓

 

 近年,有人提出石湾工匠模仿其它窑口器型与釉色的仿制,并非是石湾陶塑最重要的特色,只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其实石湾陶塑的最重要特点是作品的神韵与精神,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传神”,注入作者对作品的感受,并非是形体上的准确性。事实上,某些人体的特征会故意被夸张或缩减,表达其性格。这些作品的形象逗人喜欢,同时不要忘记它们是根据家传户晓的故事,和体会到大众熟知人物来塑造的。这样的故事内容对欣赏这种艺术是很重要的,可深入了解这件艺术作品,这和知道希腊和罗马神话有助于欣赏西方古典雕塑的道理是一致的。所以技艺上的“仿造”只是技法的变换,是与历代书画不断变法,是一致的。石湾技工们把当地的风俗习惯融汇作品中,形成了有自己独特生活气息的传神的艺术作品。

 

四.石湾陶塑的传神来源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提炼,举例上世纪陶塑作者的生活与其创作作品的影响。

 

艺术的创作源于生活,又高于生活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石湾艺人,长期生活在一个半农半工、半城半乡的环境里,上山下乡搞大生产,接触大自然。绝大多数的石湾公仔艺术家,本身就是农民。所以他们十分了解人们的向往和喜闻乐见什么,那个年代所创作的石湾公仔作品,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,众多的渔、樵、耕、读的人物形象,生动传神,千变万化。就是因为艺术家们非常熟悉这种生活,他们经常把自己生活的情景和喜爱的事物融入到陶塑作品当中。所以这些作品有血有肉,有感人的魅力。


以往石湾艺人们塑造大量反映劳动人们向往美好生活、文化的人物题材。如:李白、苏东坡、竹林七贤、鲁班等,塑造了反映劳动人们热爱大自然成果的猪、牛、羊、鸡、鸭、鹅、等,更塑造了大量的向往正义的豪侠人物,如:李逵、李靖、五虎将等。题材广泛,逼真传神。

 

代表人物与其作品有:

 

陈渭岩,生于光绪,名胜,人称渭岩胜,又号诚一道人、卧云居士;早年学习黄炳,尤其擅长仙佛。就仙佛一项而言,对神气体会之深,衣纹的流畅,姿势的自然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姿态。据闻陈渭岩有一次得了重病,屡医不好,其母去广州六榕寺拜六祖像,求早日康复,不久后病好。依母亲的意思,塑六祖像,像高约六英尺,六祖坐一石上,面貌极其俊俏,胎骨无釉。

 

刘佐朝,清末名家。其作品取材、釉色皆与别人不同,别人喜欢仙佛、古人,他则喜欢作当时社会小人物。如仕、农、工、商、渔、樵、耕、读、和尚、道士、泥水、做木、劈材、吸烟、拍蚊等,人物都是穿着当时的服饰,头相大多愁苦,露门牙,与别人所塑相貌堂堂不同,大概是作者本人经历过艰苦,所以借塑像表达心声。其中作品《拍蚊公》为行业中一绝,陶塑一农夫约十寸,穿高屐、短裤、上身穿着半臂衣服,坐凳或石头上,伸左足左手持“大碌竹”水烟筒,作就吸状。一蚊伏在足胫上,农夫张口瞪目,举起手欲拍下,形态极其生动,蚊虽然比例稍微大了一点,但六足、伸针、翘尾都做到,实在是难得。

 

潘玉书,十二岁拜师黄炳,后又师从陈渭岩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,中国政府对德宣战,他应募从军,得到了游历欧洲的机会,作品颇受西洋塑造技法影响,注重人体比例,加重衣褶描塑,一反传统,作品为当时藏家所喜爱。后来更创作新题材如:耶稣像,孙中山像(身着中山装,右手持帽下垂,脚下有四方垫,侧刻总理遗嘱,烧古铜釉),仕女像等。尤以仕女著名,他所塑造的女像,最善于眉眼、嘴角、唇边表现出微妙变化,据说是以其侍妾为模特,所以观察特别细致。其代表作:《昭君出塞》、《黛玉葬花》、《贵妃醉酒》、《西施挽纱》、《嫦娥奔月》等。

 

五.通过展示笔者创作作品《报得三春晖》的过程,总结如何把生活与传神结合在作品中。

 

2013年笔者创作了一件《报得三春晖》的作品,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。作品诗意取自于孟郊的一首《游子吟》: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”作品围绕了近年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:“年轻人工作忙,少回家看年迈父母,以至父母病老,无人照顾”为线索。作品表现手法以线条为主,三人的情感以泪为主线,维系感情。作品所塑造的线条、人体比例有所夸张,是为了场景需要增加联系,用了速塑形式表现心中痛快。

 

“见面怜清瘦,呼儿问辛苦。低徊愧人子,不敢叹风尘”。作品捕捉的是游子思亲心切,赶着回家,探望年迈的父母,正好碰到站在村头盼望儿子归家的父母,亲人突然相见,儿子急忙跪下,奉上清水一杯,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,以解儿子思亲之念。母亲贸然见到日思夜念宦游在外的儿子,又惊又喜,掩脸而泣,连拐杖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。连一向感情不外露的父亲,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,躲在母亲身后偷偷拭泪。通过一组既温馨又感人的构图,把中国人传统美德、家庭观念和浓厚亲情表现的淋漓尽致,感人至深。

 

“昨日探望父母,眼看两老两鬓斑白,每有不舍之食相留,平日内心多有记挂,自是寝食难安,每每想到此处,总是热泪盈眶,怪自身无多照看。孩儿乃母亲掌中宝,心头肉,孩儿拜访定是第一时间迎上,此情切切。儿心知父亲对儿亦是疼爱万分,虽有牵挂,但默不示人!儿虽读圣贤之书,半点未能回报”。这是创作这件作品时的心情。

 

(六)总结。

 

水有源,长流不息。树有根,叶茂果累。只有真实的生活,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。只有深刻的体会生活,才使作品更感人,更传神。而传神也是石湾陶塑得以流传至今的精髓之所在。